(文化薈萃) 劇團受制硬件 礙專業發展
2011年03月08日
澳門演藝學校校長、澳門青年劇團團長李宇樑,曾當過演員、導演及編劇。他指出:目前,有部分劇團處於半專業狀態,認為他們具有專業的要求,但受制於硬件局限,包括場地及資金限,故在發展上面臨困難。他期望本澳有多一個正規劇場,增加劇團的競爭性,從而提升本澳劇藝水平。
李宇樑表示,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本澳鮮有劇團,而戲劇只出現在某些大型綜合活動中。直至七十年代中,他創立曉角劇社,當時演出場地有永樂戲院、公教大會堂,才出現戲劇的專門演出。儘管那時沒有贊助,也可舉辦一個大型演出,因當時觀眾的娛樂不多,故劇團相對現在較容易有觀眾捧場。
學生多觀摩別人作品有助提升
為何演藝學校主要表演以經典劇目為主?他回答稱,所謂的經典劇目是指喜劇、鬧劇以及正劇。在取材上選擇經典劇目是希望學生透過飾演一些較為紮實的角色,便於學生掌握演戲的方法。他又稱,演藝學校亦有以實驗性為主的課程,但表演的地方多為該校的禮堂,公眾亦可到場觀賞。基於校內演出,沒有宣傳的經費,故多以電郵及印製單張來宣傳,這可能令公眾認為沒有實驗性劇目的原因。
演藝學校除提供表演課程外,亦有編導課程。李宇樑指出,表演課程較熱門,很多人報讀,但編導課程則很少。他說,澳門有個現象,願意執筆,以及具寫作能力的人不多。
倡增建劇場推動文創演藝發展
今年報讀編導課程的學生有8個,當學生畢業時會提交一個短篇劇本,而這些作品可交由表演班的學生演繹。被問及如何避免表演班學生的風格如一,難以突破?他稱,故學生會不斷演出,而且多與不同風格的導演合作,學生多了演出機會便會有裨益;而學校亦會舉辦一些大師班及工作坊給學生汲取經驗。如將邀請姚昆君,過去曾邀請鄧偉傑、林克歡等劇場名人來澳,與學生分享心得。而工作坊方面,有形體、經典作品的研究等,除面對學生,亦面向老師及公眾。
另外,亦會安排學生到外地演出交流,如今年是第三年帶同學生到深圳大學表演,而深圳大學亦安排學生到該校演出。還有,也會組織學生到外地觀賞演出,他認為多觀摩別人的作品也有助自我提升。
澳門劇團整體水平如何?他指出:目前部分團體處於半專業狀態,他們具有專業的要求,但受制於硬件的局限,故在發展上面臨困難。他解釋,資源直接影響表演質素,本澳正規表演場地少,只有文化中心。相對於香港,自從在全港19區設立大會堂後,因為具備場地的資源,劇團間的競爭加大,水平自然會提高。反觀本澳,較多演出皆屬小劇場,如曉角劇社、窮空間、牛房等演出場地,不是說小劇場的表演質素不佳,只是由於地方小,相對的設備較少,只能以較簡約的形式呈現,故本澳劇團主要受場地所限。
另外,他續稱,本澳近來多了很多商業劇目演出,如《生活與生存》、《一屋寶貝》等,只要有明星演出,門票便火速售罄。李宇樑指出:有些演出在宣傳推廣的花費比製作費更高,而本澳礙於資金問題,費用多用於製作,落在推廣的不多,至使難以令人知悉相關的演出。
他又提及,澳門政府近年不斷推動文創,這消息「有好過無」,若澳門多一個正規表演場地,相信無論對劇場、音樂,抑或舞蹈表演的發展必然起到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