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集粵澳優勢培訓人才
《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中提出,推動中醫藥、會展等新興產業,發展教育培訓等潛力產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曾澤瑤表示,從產業角度來看,當前要培養粵澳合作需要的人員,尤其針對本澳具優勢的新興產業,並推動持證上崗。長遠而言,則要為國家的社會經濟培養人才。
曾澤瑤表示,粵澳培訓可以加強合作。澳門有自身優勢,如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培訓方面,近年衆多國際大型酒店落戶,培訓方面可以服務廣東以至全國。廣東的優勢則在於科技培訓,未來粵澳可以互補。
本澳未來的培訓基地可能集中在橫琴,因各類培訓機構可以在橫琴建分支機構,加強與內地合作。高教培訓可以針對高級研究型、管理人才,至於職業培訓,可以各行業的職業技能為培育重點。
現時本澳的培訓機構,在邀請內地導師來澳授課時都遇到同一問題,如簽證、並非能經常來澳等,而且手續亦較繁複。因此將來橫琴設培訓機構,就可以解決有關問題,且現時越來越多居民居住在氹仔,所以到橫琴亦相對方便。
在培訓內容方面,可以推進本澳的經濟適度多元化為重點,如推動中醫藥、文創等新興產業;如香港般提供更多非正式行業培訓,如編劇、導演、演藝等,既可以推動文創發展,也可透過廣東省文創的發展基礎,提供相關培訓。
“協議”亦研究實施“一試三證”培訓模式的可行性,在行業考取認證方面,澳門起步較慢,但希望可以先由“一試兩證”做起,當務之急要先制訂好法律
規,才可以承認內地職業資格。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亦不斷開展國家職業試,增加更多項目,現時已有八個範疇、共十六個項目內容。
持證上崗亦是大勢所趨,未來應該要加快落實,政府可以科學化手段掌握人資數字,避免出現現時“資方不夠人”、“勞方無工開”的問題。如果大部分行業都有認證,政府就可以更好掌握人資分佈情況,也有利規劃產業多元化。
對於建築、機電、電梯工程、電工等強調安全的行業,更應該加快推行“持證上崗”,規範從業員操作,亦減少工業事故。建議在執行上,政府和民間機構應分工,由民間機構負責考核。
本報記者 楊冠傑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