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高等敎育芻議
澳門現代高等敎育起步較晩,發軔於一九八一年私立澳門東亞大學的成立,至今僅三十年,但進步迅速,特別是回歸後,公、私高校均歷經了超速發展的歷程。
一、澳門高等敎育的現狀及特點
目前,澳門共有十所高校,公立高校四所: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旅遊學院、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私立高校六所:澳門城市大學、聖若瑟大學、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澳門管理學院、澳門科技大學、中西創新學院。開設有:博士學位課程、碩士學位課程、學位後文憑課程、學士學位課程、高等專科學位課程及文憑課程。各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多開辦應用性較強的實務性課程;敎學上,面授為主,遙距為輔,師生互動不積極;硏究方面,基礎性硏究薄弱、發展緩慢,應用型硏究起步迅速。
(一)商務管理一枝獨秀
據高敎辦的統計資料,在二○○八/二○○九學年,澳門高校所開設的課程範疇專業,可分為七類二十六項:敎育類,人文及藝術類,社會科學、商務管理及法律類,理學類,建築及工程類,健康及社會福利類,服務類。
外地生佔逾半
二○○八/二○○九學年,註冊學生共31,249人,其中本地生15,007人,外地生16,242人。本地生就讀社會科學、商務管理及法律類和服務類人數最多,分別為7,008人、3,464人,佔本地生總數的46.70%、23.08%。外地生就讀社會科學、商務管理及法律類人數高達14,071人,佔外地生總數的86.63%,其中就讀商務管理科人數達12,953人,佔79.95%。無論是本地生,還是外地生,商務管理成為最熱門的課程。
(二)不同課程不同生源
不同學位課程,本地生與外地生比例差異巨大。二○○八/二○○九學年,學士學位課程的本地生與外地生的比例:59.21%、40.79%,碩士學位課程的本地生與外地生的比例: 17.29%、82.71%。主要原因是本地生多選擇就讀學士學位或以下學位課程,外地生修讀碩士學位課程佔有相當比重,相較之下,兩課程的生源差異明顯。二○○八/二○○九學年,本地生就讀學士學位和高等專科學位課程的人數分別為10,339人、2,634人,佔本地生總數的68.89%、 17.55%;外地生就讀學士學位課程和碩士學位課程人數最多,分別為7,124人、6,416人,佔外地生總數的43.86%、39.50%,從中可見一斑。
出外留學者衆
近年來,就讀學士學位課程的本地生與外地生比率約為六比四,碩士學位課程約為二比八。但總括而言(涵蓋所有課程),澳門高校的外地生略多於本地生,一方面是因為高等敎育發展迅速,吸引了較多外地生來澳就讀;另一方面,澳門的本地生源極為有限。
(三)生源有限禁錮發展
據敎育曁靑年局統計資料顯示,澳門高中畢業生人數有限。二○○八/二○○九學年,日校三年制高中畢業生人數為5,269人,其中留澳升讀高等專科學位或學士學位課程的僅有2,463人,為畢業人數的46.74%。一九九九年至二○○八年,日校三年制高中畢業生總人數為42,390人,升學就讀高等專科學位或學士學位課程人數31,148人,其中留澳的人數為17,047人,只佔升學人數的54.73%。相較於澳門高校現時的規模,有限的生源禁錮了發展。
師生關係淡薄
如澳門高校要獲得更大的發展,一是吸引本已不多的高中畢業生留澳就讀,二是招收高質素的外地生。就澳門高中畢業生的情況,以及目前的澳門社會發展需求,各高校的本地生與外地生的比例有待調整,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四)敎學方式仍然保守
澳門高校的敎學方式仍以在課堂面授為主,較少透過其他方式輔助學生硏習,師生關係比較淡薄,“學生不識老師,老師不識學生”的情況常有發生,阻礙了深入討論問題的可能。敎學上,常以知識的梳理和傳授為主,學生像一個“手指”記憶體,上課時“拷貝”,下課就“刪除”。少見敎師以問題引導學生探索。過於便捷、廉價地獲得知識,會令學生以為知識就是聽取,就是記憶,常常妨礙獨立思想的形成,不會推陳出新,難以提升創造力。
(五)敎學理念尙待明確
澳門高校較少提出明確的敎學理念,科技大學在二○○四年提出“通識敎育與專業敎育並重”、“多元文化下的兼容並蓄”的敎育理念,並據此開展敎學實踐。去年,澳門大學又提出“專業、通識、硏習、社群”四類敎育並舉,與橫琴新校區配套,全面開展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是澳門高校較有代表性的敎學理念。但敎學理念還需時日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和完善。
高校合作待推
(六)硏究方向缺乏互補
澳門缺乏跨院校的硏究團隊和機構,硏究方向缺乏互補。譬如“澳門學”硏究的開展,政府部門、社團、高校,常常各唱各的戲,出版不少成果,但眞正具較高水平和影響力的學術成果仍不多。最近,澳大和科技大學在中醫藥硏究方面整合互補,聯合建立了“中藥質量硏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可資借鑒,也希望成為澳門高校合作開展硏究的典範。
(七)社會服務亟待加強
高校對社會的正面效益,更直接地體現在社會服務上。諸如科普工作、持續進修、社會調查。譬如在社會調查方面,澳門的衆多社團表現十分積極,不時提出各類調查報吿,反映社會情況,但在此點上,澳門高校則與其規模和地位不太相稱。同時,高校應重視科普敎育和活動,推動提升靑少年的科學文化質素;持續進修做到有廣度和深度,形成系統,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上)
周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