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留級迷思 調整資助模式
二、轉變敎育觀念,降低留級率,提高高中入學率
《十年規劃》提出“培養有能力面向未來的學生”,“將敎育工作的重心眞正落實在學生的發展上”,“促進學生學習成功,減低小學、初中學生的留級率”等敎育理念,値得社會,特別是敎育界省思。
高留級率一直是澳門敎育的一個“特色”,以二○○八至二○○九學年為例,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的留級率分別為0.7%、5.2%、13.9%、6.6%,當中以初中敎育階段留級情況最為嚴重,一個四十五人的班級平均就有超過六至七人留級,更甚者,連幼兒敎育階段也有留級現象。高留級率充分反映了澳門敎師“恨鐵不成鋼”的職業責任心,每提到要降低留級率,有敎師很快就會提出“如何保障敎學質量”的問題。在部分敎師心裏,留級與敎學質量是有關聯的,“留級”似乎代表了“嚴格”,是學校提高敎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但事實是,高留級率並沒有為我們帶來高的敎學品質,反而是在大面積地打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甚至使部分學生因學業問題而逐漸產生行為問題,最終離開校園,不見其利,先見其弊。
小學敎育中學化
首先,在澳門辦學自由、敎學自主的敎育體系中,留級與否,關鍵在於制度,而非眞實的“學習成績”。每所學校都有自身的升留級標準,對自身標準的執行情況也很不一致,一定程度上視乎當年的生源和班級分佈,當然最重要就是授課老師的敎學要求和試題難度。澳門大多數學校從敎學、出題到批卷都是同一位老師負責,當中的信度和效度缺乏評鑑,人為的主觀意志較高。我的意思不是說敎師操弄成績,而是說50分、60分或90分,沒有測量性和可比性,所代表的意義其實主要建基於“班情”、“校情”以及每個學年總結大會時學校領導、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態度。
其次,現行的升留級標準脫離學生發展的需要。當前,小學和中學敎育已成為全民普及敎育,沒有必要求中小學生樣樣精通,甚至成為學科的小專家。在中學階段,當每位科任敎師都以自己的學科專業去要求學生的時候,已令中學敎育超出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於是,我們的敎育正步入“幼兒敎育小學化”、“小學敎育中學化”、“中學敎育專科化”的怪圈之中,有超前的要求,不等於全體學生有超前的表現,正是“敎得越多,學得越少”,整體敎育素質不見明顯提升。
高敎毛入學率低
更甚者,部分學校的升留級標準“以偏概全”,“一科定終身”。例如主科不及格必須留級,或任何科目低於某個分數必須留級等,不考慮學生其他方面的表現,唯成績論,與現代敎育強調尊重學生的多元興趣和專長,讓學生適性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
當前,高留級率給澳門敎育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澳門每年有約八成應屆高中畢業生升讀大學,即升大率逾80%;但與此相對應,澳門高等敎育毛入學率(指各敎育階段的學生人數佔該敎育階段相應學齡居住人口的比率)只有不到50%,即有大量學生在高中三年級前已被淘汰。追本溯源,統計數字顯示從初中到高中階段,有較多學生離校,近年高中敎育階段的毛入學率持續下跌,從二○○六至二○○七學年的80.9%,降到二○○八至二○○九學年的76.7%,即每四個學生中,差不多就有一個不再在高中就學,與號稱實施十五年免費敎育的成就不相符。《國家中長期敎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二○一○至二○二○年)》定出:“普及高中階段敎育,毛入率達到90%。”《上海市中長期敎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二○一○至二○二○年)》更明確提出:“到二○二○年高中敎育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9%。”如果再不提升高中毛入學率,十年以後,周邊地區的年靑一代都已是全民中學畢業生了,我們竟有四分之一的學生無法完成中學敎育,如何競爭?
學費津貼增六倍
降低留級率,提高高中入學率的關鍵是轉變我們的敎育觀念。中學敎育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留在校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然後學會最基本的科學和文化知識,為將來進一步升讀大學或步入社會工作打下基礎。
三、調整資助模式,增津敎師、調資學校、扶助困生:
目前,政府的公共敎育財政主要通過學校、敎師和學生三種渠道投放,其中又以學校為主要的資助對象。要有效調動公共財政振興敎育,除逐年增加公共敎育經費外,還得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分配投入比例,以公共財政引導敎育發展。我提出如何調整前,讓我們先了解現行公共敎育財政投入的情況。
學校方面,政府每年根據學生人數和班級數向免費敎育學校直接發放免費敎育津貼,向沒有加入免費敎育網絡的學校直接發放學費津貼。政府在免費敎育津貼的支出,從一九九九至二○○○學年的3.6億元,增至二○○九至二○一○學年的10.2億元,成為非高等敎育領域主要的支出項目。以初中為例,免費敎育津貼從一九九九至二○○○學年的每人5,800元,上升至二○一○至二○一一學年的每班73萬元(每班卅五至四十五人,即每人16,222-20,857元),增長三倍多;學費津貼從一九九九至二○○○學年的每人2,200元,上升至二○一○至二○一一學年的每人13,000元,增長近六倍。
資源向校方傾斜
數字顯示,十年間,政府根據學生人數向學校直接投入的免費敎育津貼和學費津貼確實有較大的增長,其中以學費津貼增長尤甚。除此之外,無論是免費敎育學校,還是非免費敎育學校,還可以根據每個學年的學校發展計劃,向敎育發展基金申請各種專項資助。以二○一○至二○一一學年為例,私校從敎育發展基金獲得數十萬元至上千萬元不等的資助,具體的資助項目和金額,可以透敎靑局的網站查閱。另一方面,私校還可以向澳門基金會和其他公共機構申請不同性質的資助。
敎師方面,政府向正規敎育私立學校的敎師每月發放敎師津貼。十年間,敎師津貼的金額雖有增加,但增幅遠遠追不上政府向學校發放的免費敎育津貼和學費津貼。以具有師範本科文憑的中學敎師為例,敎師津貼從一九九九至二○○○學年的1,980元,增至二○一○至二○一一學年的4,000元,十年內僅增加一倍。
學生方面,前述的免費敎育津貼和學費津貼只是名義上發放給學生,實際上是由政府直接存入學生就讀學校的帳戶,是私校主要的經費來源。一直以來,政府透過學生福利基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發放學費及文敎用品津貼,這是公共敎育財政直接投放在學生身上,但這不是全員發放,需要由有困難的學生向當局提出申請。從二○○九至二○一○學年起,政府才向正規敎育階段在讀學生每人每學年發放1,500元書簿津貼。
針對性扶助困生
從上述數字可見,公共財政雖同時透過學校、敎師和學生三種管道投放,主要卻是大比例地投進學校。同時,政府雖然不斷要求學校每年用於敎學人員的薪酬和公積金支出須達70%或以上,但各校執行情況不一,並且時有所聞有學校不符合規定。敎育乃社會公益事業,澳門旣已實行十五年免費敎育,私校敎師雖不是公務人員,但對免費敎育學校而言,敎師的全部薪酬實際上都是來自公共財政撥款。基於此,政府在未來逐年增加敎育經費的同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比例,以“增津敎師、調資學校、扶助困生”為敎育財政策略。
“調資學校”和“增津敎師”就是大幅增加敎師津貼,敎師津貼的增長速度要高於實際發放給學校的免費敎育津貼和學費津貼的增長速度。這種敎育財政政策,一方面可為將來敎師津貼轉化成專業發展津貼作準備,一方面可保證敎育財政能直接投放在敎師身上,使敎師津貼佔敎師總薪酬的比例大幅提升,以此收窄不同私學敎師薪酬的差距。
“扶助困生”就是除向每個學生每學年發放1,500元書簿津貼外,還得透過學生福利基金和社會保障體系,有針對性地增加對貧困學生及其家庭的資助,減輕家長的負擔,保證每個學生都不會因經濟困難而失學。(二)
(澳門理工學院成人敎育及特別計劃中 心代主任,澳門非高等敎委員會委員)
林發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