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正視澳門的提早輟學問題
引言:無心向學的年代?
“不讀書!怕什麼!大不了就去做‘莊荷’!”
以上一番“偉論”,相信是在過去數年,不少澳門中學生的“口頭禪”。事實上,受惠於澳門經濟在過去數年的強勁增長,靑少年找尋工作已不是什麼問題,特別是需要人力密集的博彩行業,對靑少年人力資源更是趨之若鶩,也成為靑少年提早輟學的“催化劑”。
澳門特區政府在2005開始為四至十八歲的靑少年提供十五年免費敎育,但近年來,每年平均有數百學童輟學。以往有關學童輟學的硏究多從宏觀的角度去探討輟學成因,例如:社會經濟發展、人際關係、家庭因素及朋輩影響等,但很少以明確理論來分析輟學靑少年。
根據統計曁普查局的資料顯示,在2008至2009年度,澳門共有1964名學童提早輟學,其中退學有369人,犯校規有289人,以“其他原因”而提早退學的,有372人,光是以上三個原因已有1030人提早輟學,更有100人是以工作為理由申請退學,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如何處理學生提早輟學、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等問題,已成為了敎育界、社會服務界一個重要的課題。
提早輟學的因素
學校因素:
以學業成績來斷定學生的能力,一直是敎育系統中持之以恆的評鑑方法,但一些在學習能力上較弱的學生,他們會因成績跟不上,被標籤為能力較弱的一群,他們會容易因學業成績跟不上,而自暴自棄,甚至在校內自我邊緣化,成為被忽視的一群。澳門的敎育系統也是沿襲主流對學生評鑑的模式,因此學業成績稍遜者,他們容易被標籤為失敗者,他們會對學校生活缺乏動力,也與學校生活產生疏離,他們會變成“學校恐懼者”(school phobia),根據西方國家相關的硏究指出,此類學校恐懼者的特徵通常是學業成績較低、與老師處於對立關係、具有反社會行為、常以不同的藉口逃避上課、其家庭的親子關係不良、對學校的輔導服務抗拒。學業成績較差的學生覺得學校不是他們的地方,因為學校只為他們帶來失敗感,提早輟學成為他們唯一的出路。
家庭因素:
正如前述,提早輟學,或學習動機低的學童,他們除了與老師關係較差外,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也是不良的,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在2007年針對香港輟學兒童的硏究指出,無論是仍輟學或已復學的學童都有超過半數(50.6%及56.6%)表示於輟學前,他們與家長的關係好壞參半甚至欠佳,家長方面亦分別有51.4%及45.3%有相近的看法,足見家庭關係與輟學存在一定的關係。
另外,家庭的解組也是導致兒童提早輟學的因素,有部分兒童可能以逃學、輟學行為吸引父母注意,或以此行為表達對家庭關係的不滿;澳門大學敎育學院在2007年硏究澳門離校生的報吿中,也指出家庭離異,是導致學童提早輟學的重要因素。
社會經濟誘因
澳門在2005年後,各大賭場相繼投入服務,也促成澳門經濟的起飛,人均本地生產總値在2009年達到311,131澳門元,與東亞地區的已發展國家相比,澳門已可算是東亞“首富”了;在經濟強勁增長的環境下,最新公佈的失業率只是2.8%,澳門可說是一個全民就業的社會。緊張的人力資源問題,一直困擾澳門各行各業的發展,但也造就了一個“容易找工作”的社會環境,一些在學業成績較差、缺乏成功感的學童,很容易寧願早日離開學校,而加入勞動大軍。即使是未達合法工作年齡,有部分靑少年寧願提早輟學,留在家中,“等待”至足夠的工作年齡。
輟學問題的個人因素
有西方學者以行為學派的理論來分析逃學及輟學者的心理因素,他們指出學校的創傷性行為(例如:被同學欺凌)可以直接引發學童的焦慮,如果學校未能作出適切的回應及處理,學童可能以逃學來處理自己的創傷性經驗,如果上述行動可減輕或可迴避有關的創傷性行為,學童可能會持續進行逃學,甚至是輟學。另有學者則以功能角度來分析學童輟學的原因,他們指出學童可在逃學、輟學中,逃避可能令他不快的事情,例如:考試、與同學交往等;另一方面,學童也可藉逃學得到其他的滿足,例如:可以獲得更多玩樂時間、爭取時間陪伴朋友,甚至留在家中玩在線遊戲等等。
提早輟學帶出的問題
根據西方國家的經驗,提早輟學的靑少年,由於缺乏學歷及工作經驗,他們的可受僱性十分低,他們很可能會變成NEET(NotinEducation,Employment,Training)靑少年,他們可能閒置在家,與外界缺乏溝通,終日只是在家睡覺或進行網上遊戲,他們很可能成為“隱蔽靑少年”,成為社會的計時炸彈。由於他們缺乏明確職志或學業的發展目標,他們即使在經濟蓬勃的時期,也可能由於缺乏奮鬥目標,而養成容易放棄的心態,他們會經常轉換工作,或處於長期的失業狀態。另一方面,提早輟學的靑少年,由於太多空閒時間,他們可能會流連街頭,進出一些高危場所(例如:遊戲機中心),令他們成為“瀕危靑少年”(youthatrisk),甚至有機會變成黑社會的“新血”。根據美國對輟學兒童的追蹤硏究顯示,達八成的輟學兒童,最終因不同形式的犯罪而入獄!足見若不妥善處理及預防輟學問題,社會需付出極大的社會成本。
總結:推動服務學習計劃
通過系統化的分析,我們可知悉學童輟學問題,不是一個單一因素導致的問題,但“危機靑少年”的分析取向,可以讓我們全面認識導致靑少年輟學的因素,而且不同因素是互相影響的,例如:社會經濟因素,影響着不同家庭的生活形態,學校系統也可能因為學業成績、欺凌問題等影響學童的學習動機。
如何提升危機靑少年的學習動機,成為老師、輔導人員頭痛的問題。不少西方學者的硏究顯示,運用有系統的服務學習計劃,可以提升靑少年及其家庭的社會資本,及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及抗逆力,從而減少學生提早輟學的問題,因此,推動服務學習計劃,可能為學生輔導人員、敎師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西方的經驗吿訴我們,服務學習有助提升學生及其家庭的社會資本,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繼而減少學生提早輟學的機會。然而,澳門仍缺乏完備的服務學習計劃及硏究,我們暫時無法得悉澳門學生可否透過服務學習計劃提升學習動機。因此,要分析服務學習對學生的影響,不同的硏究人員需與學校、輔導機構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通過不同的硏究方法,理解服務學習與學生的社會資本及學習動機的關係,並可與外國的硏究互相比較,從而開拓更適合本地社會的服務學習計劃。
梁啟賢
(作者為澳門理工學院社會工作課程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