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生效 社會人士認難紓通脹
維生指數升一成三
【本報消息】特區政府將於下月調升最低維生指數,一人家團由二千六百四十元調升至三千元,增加三百六十元,升幅逾一成三。這是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第六次調升最低維生指數。雖然幅度不小,但因基數偏低,實際調升數額有限,不少經援受益人及社會人士認為,紓減通脹壓力的作用不大,更可能因此引發要求調升相關福利的骨牌效應,出現新的社會問題。
回歸後五度調整
特區政府二○○○年八月調整了實行十二年的最低維生指數標準,一人家團月入由一千二百元調升至一千三百元,之後數年維持此一標準。隨着博彩業開放帶動本澳經濟急速發展,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工資中位數等上調,低下階層生活壓力加大,社會對調升最低維生指數呼聲漸高,特區政府於○六年四月再次調整最低維生指數,一至二人家團每月調升三百元、三至五人家團調升四百元、五人或以上家團每月調升五百元。至此,一人家團的最低維生指數為每月一千六百元。至○七年四月,特區政府再度調整維生指數,升幅達兩成五,一人家團月入為二千元。亦由這年起,將八人及八人以上家團統一標準為九千五百七十元。因應通脹加劇,特區政府翌年先後兩度調整最低維生指數至目前一人家團每月二千六百四十元,升幅分別為兩成及一成。
恐釀社會新矛盾
學者及社團人士雖然歡迎當局調升最低維生指數,但經援受益人都認為,實際調升金額無助紓減通脹壓力。社會人士更指出,近年通脹升幅較以往高,最低維生指數的調整幅度卻相對縮窄,政府雖有回應社會要求,但抗通脹的實際作用不大。在其他相關福利和援助金如敬老金、養老金、在職貧窮工資補貼、社屋輪候家團租金津貼等相繼要求調升下,更可能因政策不協調及財政分配缺乏長遠和前瞻規劃,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如低薪階層不願就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