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尊嚴·價值
——讀《垃圾先生的遭遇》
高中組亞軍東南學校 陳耀銘
這是一本很小的書,講述一個童話故事——
一個叫“垃圾”的先生,卑微,猥瑣。他出生以來,就一直生活在人們的鄙夷、厭棄當中。他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不知道自己出生在哪裡,不知道自己甚麼時候甚麼原因流落到了現存境地。他每天忍受着人們的棄置:今天這個踢上一腳,明天那個踩上幾回。人們是不會用手去碰他的,甚至連正眼看他都唯恐弄髒了眼睛。他也知道人們的厭惡,知道身為“垃圾”只配受這樣的待遇,所以他盡量躲在角落裡,默默地等着那一天,壽終正寢,告別這個世界。在顛沛流離中,他也曾經發出疑問:我怎麼就成了“垃圾”了呢?人們叫我“垃圾”我就一定是“垃圾”了麼?是“垃圾”就一定要跟“骯髒”、“無用”呆在一起嗎?甚麼時候能享受一回人們的“正眼相看”?嗯,最好是能為人們做點甚麼,那樣,或許也能榮耀一回?呵呵,這可能嗎?……然而有一天,垃圾先生終於告別了卑微:他與同樣被人視為“骯髒”“無用”的同類一起,燃燒了自己,憑藉熊熊烈火,轉化為電力,變成了光明,變成了溫暖,終於成為人們的需要,證明了自己“有用”的存在。當然,代價是——毀滅自己!
想來這是非常殘酷的悖論:“存在”以“毀滅”為載體——必須死去,才能重生!或者換言之:因為死去,所以活過來——“鳳凰涅槃”啊,那是怎樣的疼痛與歡欣?
當然,也許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作為童話對象的小讀者們,是讀不出也不需要讀出這樣的深意的,他們只需要懂得,萬物自有用處,垃圾也不例外,這就夠了。
然而我卻被這本書、被書中垃圾先生的故事感動了,毫不誇張,那是一種深切的痛!我願意把《垃圾先生的遭遇》看作成人的童話,我願意順着自己的感動來解讀人世間所有“垃圾先生”的疼痛與歡欣。
“垃圾”也者,人們生活中不用了的扔掉了的破爛東西。這個意義誰都明白,我不需要再說甚麼。我想說的是它的比喻義。世間有很多人或物,是被人看作“垃圾”的。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某某某?不過就是一個垃圾!”“某某學校?垃圾學校啦!”說話者的神態,可以想像,自得而鄙夷,趾高氣揚。說人“垃圾”,自有說人的底氣,也許說話者比他口中的“垃圾”要優越很多,比如長得帥啦,比如家裡有錢啦,比如學習成績好啦,等等。而被人說成垃圾的人呢,也許實際並不“垃圾”,但被說話人的氣勢嚇倒了,先自卑微起來,“嗯,我哪裡如人家呢,別跟人爭了吧。”於是低眉順眼,蹩着腳,“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敢造次,“恐被人恥笑了去。”久而久之,把自己塑成了垃圾模樣,人家不把他當垃圾他還不習慣——“垃圾就是這樣煉成的!”
我就讀的學校,就曾被人傳為“垃圾學校”。在我從大陸轉學到此之前,就有人好意勸我說,這是間垃圾學校,換一間吧。我向來對所謂“垃圾”的由來十分清楚,對說人“垃圾”的人本能排斥,抱着“你說它垃圾,我還偏愛做垃圾”的心態,執意入了這間學校。入學之後,我一點沒覺得這間學校“垃圾”,相反,我覺得它充滿和諧,充滿活力。在澳門政府或社團舉辦的各項比賽中,我的學校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確確實實,我感到了一些同學對自己學校的不自信,由這個不自信,衍生出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這間學校是垃圾學校,混唄……”甚至有些家長,也對自己小孩就讀的學校充滿鄙夷:“不是因為就近,我才不會把我的兒子放來這個學校!哼……”更有甚者,當自己的小孩多次遲到被老師批評的時候,竟當面為之辯解:“他來學校就可以了。這種學校,遲到幾次算甚麼呢!”……我不知道最初是誰根據了甚麼標準把我們學校定位為“垃圾學校”,但我卻知道了這個定位得以延續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自己看輕了自己!
如果說童話裡的“垃圾先生”成為垃圾是身不由己,那麼作為人,成不成為垃圾是可以自主的;如果說“垃圾先生”弄不明白“我怎麼就成了垃圾”,那麼作為人,是完全不該有此困惑的;如果說“垃圾先生”尚且會發出疑問“別人叫我垃圾我就一定是垃圾嗎”,那麼作為人,就更可以確定:我不是垃圾,我也不允許別人把我當垃圾!
人是有尊嚴的,而尊嚴是由你的存在價值構築而成的。垃圾之所以為垃圾,就是它已經成了廢棄之物,失去了存在價值(“廢物利用”那是另一個話題)。而人如果不想成為垃圾,或者不想被人視為垃圾,就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有存在的理由,證明自己——因為我的存在,世界多了一分光彩!
怎麼證明?
其實很簡單:做好自己。擔當甚麼角色就演好甚麼角色,做到自己的最好。做學生,就讀好書;做子女,就竭盡孝道;做朋友,就有所擔當……
一句話:只要少了你,人們就立馬感到了缺失——這就是你存在的價值了。
凡事做到自己的最好,做人就有了底氣。
不會像垃圾先生那樣任人隨意棄置,也不會害怕被人恥笑為“垃圾”而扭曲自己,更不會自甘墮落為“垃圾”而阿Q似地洋洋得意……
因做好了自己而有了價值,因有了價值而有了尊嚴——人世間“垃圾先生”的疼痛於是徹底去除?
未必。
人畢竟是有差異的。做好自己並不能消除天賦差異,而差異總會產生“垃圾”(所謂相比較而言的“低能者”),這是另一個層面的“垃圾”。這個層面的“垃圾”的疼痛,更甚於被人憑空視為垃圾,因為這是自己很清楚而又無法改變的現實。於是,就有了妒嫉,有了機心,有了你死我活,有了自暴自棄……
這種時候,我倒希望所有人都回到看童話的小讀者的認知水平了——“萬物自有用處”,包括垃圾。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長短的定義隨機而異,有甚麼必要硬拿寸之短去比尺之長呢?卑微和高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貴族項羽就敗在鄉下人劉邦手裡,印證着陳勝吳廣的口號:“王侯將相甯有種乎?”是非成敗轉頭空,我們有甚麼必要糾結於誰強誰弱誰聰明誰愚笨?盡你的力去創造你的價值就是了。童話裡卑微的垃圾先生不是以毀滅自己創造了最後的輝煌嗎?我們當然不必毀滅自己,我們只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就夠了。況且,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即使毀滅,也是重生——物質不滅定律不是早就揭示了這個真理嗎?所以,人世間的“垃圾先生”們盡可以欣欣然燃燒自己,燒掉卑微,燒掉嫉妒,燒掉糾結,燒出一個嶄新的自己;這個嶄新的自己是光明,是溫暖,是價值的存在。
一本小書,一個童話故事。
關於垃圾,關於尊嚴,關於價值……
它關乎生命嗎?
我想,從“垃圾”之中,我已讀出了關於生命的永恆命題——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做不做“垃圾”?怎樣做“垃圾”?
《垃圾先生的遭遇》
作者:鄒家禮
出版社:澳門環境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