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廟之名
—來澳門探望媽祖娘娘
如果城市有性別,澳門一定是個嬌憨俏麗的少女。你看,粉紅粉綠粉黃的建築物遍佈大街小巷,猶如鮮艷的春裝;還有終年濕潤溫和的氣候,整個城市迤邐的人文風情,活脫脫是溫軟的女兒身。我常常在想,這些女兒氣質,是不是受了媽祖文化的影響?Macau——“媽閣”的“因廟之名”,“未有澳門先有媽閣”的歷史和傳說,令由小漁村蛻變的城市亦沾染了不少媽祖慈愛和溫柔的氣氛。
從女孩到女神
澳門開埠之初,媽祖文化從閩地傳入。這位萬民景仰的天后娘娘看來很喜歡這塊蓮花寳地,在澳門的大大小小敬拜媽祖的廟宇共計有二百多間。讓我們先去看看其中兩間最為歷史悠久的媽祖廟宇——媽閣廟及路環天后古廟。
中國神話和民間信仰裡面,從歷史人物上升到神明地位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關帝廟供奉關羽將軍、岳王廟供奉岳飛將軍等等。但由林默娘到媽祖,卻是由平民女孩到女神的跳躍,在中國的民間信仰歷史中並不多見。
有說媽祖(林默娘)是福建省莆田湄洲島人,是宋初一位都巡檢官林惟願最小的女兒。她出生後整個月都不哭不啼,於是父親為她改名“默娘”。其實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為何一位綾羅綢緞,杏花煙雨地長大的小女孩,會與呼風喚雨,救苦救難扯上關係,如果可以選擇,林默娘只想成為一位普普通通,養兒育女的平凡女子吧。不過千年下來,人都說林家小姐是神仙再世,“媽祖”,“天妃”等等,歷朝的賜封多達二十八個之多。清朝康煕皇帝於二十年(一六八一年)賜林默娘“護國庇民妙靈照應仁慈天后”,於是“天后”之名一直被沿用下來。
未有澳門先有媽閣
媽閣廟對於澳門人來說,是信仰精神的祖廟,Macau的名字,亦由這位女神而來。史學者說,當年葡國水手初踏澳門,向蜑民詢問那海邊山崖下的一座廟宇亦是當時全島唯一的人文地標叫甚麼,蜑用古閩潮方言答道:媽(音馬而非嗎)閣,於是這小島就被稱之為Macau了。
媽閣廟經過多年的重建,今日大家見到依山而建的規模很大,亦是非常精緻的建築藝術品與歷史博物館。若是平常香客,相信一次是走不完整個媽閣廟的。今天的媽閣廟建築群,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她始建於明朝夕治元年(一四八八年),由閩客商旅“還願謝神”創建,至今五百三十多年,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
穿過飛檐斗拱的媽閣廟山門,來到第一座建築——“神山第一”,要記住抬頭看看殿門石橫樑上前後兩組刻字的,分別是:“明萬曆乙巳德字街衆商建,崇禎己巳年懷德二街重修”,及“大清道光八年歲次戊子仲夏重修”。“德字街”及後面的“懷德二街”,是澳門最早的街名。據史料記載,隨着葡人入住澳門的人數增加,中國官方將其聚居的一條十字大街,以“畏威懷德”四字來分別命名,即畏字街、威字街、懷字街、德字街,組成四個街區。這兩組字說明了這座“神山第一”,是一六〇五年時由德字街的商人出資興建,到一六二九年時再由懷字、德字兩街商戶合資重修;其後一直到清朝道光八年又重修,形成今天的面貌。這段石刻是澳門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它證明了“神山第一”是澳門現存文物建築中,有實物可證的最古老而且保存完整的建築物。
炮竹聲聲娘媽誕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日(二〇一一年四月廿五日),是“娘媽誕”的大日子,就是媽祖娘娘的生日,澳門Macau旣是“因廟之名”,到了娘媽誕節日,那種全城出動的熱鬧勁,眞是値得好好感受一番。
媽閣廟前的葡式碎石與媽閣廟中式設計成強烈對比,正好體現中西交融的特徵。到了娘媽誕那幾天,信衆亦由四方八面而來,神香繚繞、炮竹聲聲充滿濃烈節慶氣氛。廟宇前地更會搭起大型幕棚,一連五日公演神功戲,酬神的儀式更不可少了。來到媽閣廟參與“娘媽誕”慶典,附近吃喝玩樂的節目同樣豐富多彩。可以去看看海事博物館、熱鬧過後又可以到聖地牙哥古堡酒店喝個悠閒的下午茶,欣賞澳門美麗的海上日落。
媽祖娘娘的桃花源
與媽閣廟的終年人頭湧湧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隔海相望的路環天后古廟。路環天后古廟座落在路環民國馬路山腰處,從路環市區下車沿着海邊走,不久就可以找到她。同樣是建於康煕年間的古廟,同樣有一塊廣闊的前地,但平日天后古廟的香客甚少。你或者會懷疑為何在路環市區中心有一座天后廟?其實,這裡古時臨近岸邊,廟門本來是朝向十字門水道,是路環漁民出海打魚的重要水道。所以就可以解釋,天后古廟對當時的路環居民有着守護者的重要性。
天后古廟陳設簡單,但有一個見證路環地區三百年前歷史的全澳最古老的靑銅大香爐,所以這裡以前的水道亦叫作“鹽爐灣”。廟內供奉的天后娘娘金身,製造於同治三年,用磁坭經古老方法製造而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面容非常祥和。如果我是媽祖娘娘,聽厭了那些俗人喋喋不休的祈求之後,必定會來這個清靜的桃花源度假。
媽閣廟
地址:澳門民國馬路盡頭
門票:免費
交通:澳巴10、10A、18新福利1、2、5、7、9、28B
路環天后古廟
地址:路環民國馬路山腰處
門票:免費
交通:澳巴 15、21A、25(於路環市區站下車後,向南方沿海邊直行)
新福利 26、26A(於路環市區站下車後,向南方沿海邊直行)
撰文、攝影:李卉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