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圍里研究新書首發
【本報消息】由文化局出版的《圍的再生——澳門歷史街區城市肌理研究》新書昨首發,該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表示,希望出版此書可“抛磚引玉”,引發更多專家學者和公衆循不同視野關注本澳的傳統建築和街區空間,更好促進社會發展。“圍”、“里”同是澳門人昔日的居住空間,凝聚了本土歷史記憶,倘與世遺景點串連成文化路線,再注入創意元素,必令舊區更具活力與生機。
確認歷史價值空間
新書首發式昨日下午二時半在何東圖書館多功能廳舉行,張鵲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副主席郭旃及多個本澳民間團體代表出席,並接受贈書。張鵲橋致詞指出,“圍”、“里”是反映澳門傳統城市居住面貌的街區空間,有着華人社會的生活積澱。為讓公衆認識身邊城市空間的價值和潛藏的發展能量,該局○七年委託了以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維仁為首的研究團隊,進行了“澳門城市肌理研究:澳門歷史城區觸媒空間和建築勘查”,經過勘查澳門歷史城區及周邊區域,確認區域中具歷史價值的都市形態和具備活化城市空間潛力的觸媒建築及空間。在此勘查基礎上,該局於○八年底又邀請了東南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及台灣大學五所內地及港台著名學府中,長期從事城市活化再生研究和設計的著名機構組織人員來澳考察,以蠔里、光復圍、永福圍、福寧巷、六屋圍及幻覺圍等作對象,進行了“澳門歷史文化街區觸媒空間設計工作坊”。
張鵲橋指出,上述工作坊探討課題廣泛,包括作為世遺的歷史城區及其周邊的發展潛力、歷史文脈中的發展模式、城市肌理與發展的關係、文化旅遊價值、歷史城區周邊地段的歷史意義,並就空間活化設計思考。這些研究均取得成果,其中的理論分析、勘察記錄及空間策略的提出,對澳門歷史城區肌理的研究在理論基礎上及資料彙編上都提供了全面的資料。
釋放潛力煥發光彩
他希望在現今都市化進程中,舊區的歷史建築既不會被接二連三地清拆,以致最後消失於人們記憶中;但也不會既存下來,卻趕不上時代進步的步伐,成為社會發展的負擔。該局願景是吸取世界各地舊區重整的成功例子,同時結合本澳實際情況,釋放那些具潛力的歷史空間,使其重新煥發光彩再生。
《圍的再生——澳門歷史街區城市肌理研究》由王維仁與張鵲橋共同編寫,發行五百本,售價一百二十元,有興趣人士可於各大書店、文物大使協會駐點售賣亭、鄭家大屋禮品店、大三巴牌坊文化局諮詢處及亞婆井售賣亭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