敎育投入的關鍵
藝 林
敎育投入的關鍵
敎靑局就非高等敎育“十年規劃”進行公開諮詢以來,引起敎育界及市民的廣泛關注,從媒體近期的報道看,市民關注的焦點除了學生的發展和敎師素質外,對敎育的投入也是熱議的話題。
增加敎育投入的關鍵,是要確保敎育經費的穩定和增長,經費的穩定是敎育獲得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從過往的情況看,澳門的GDP和政府的財政預算都不是很穩定,經濟發展甚至有很大的波動,在此情況下,敎育經費的儲備就顯得非常重要,政府有必要給予高度關注,尤其要同時發揮敎育發展基金在敎育經費的儲備和敎育發展的財政扶持兩方面的作用。
量的增長有必要
毫無疑問,保證充足的敎育投入是澳門非高等敎育發展的必要基礎,也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根據敎靑局網頁上公佈的資料,特區政府投入非高等敎育的經費近年有很大的增長,二○○二至二○○九年已從十億餘元提升至超過二十七億元。事實上,從十五年免費敎育的實施,免費敎育津貼、學費津貼和敎師直接津貼的提升,以及學生書簿津貼的推出等諸多方面,市民都能感受到政府對敎育投入的增加為敎育環境所帶來的改善。
但從總體上看,非高等敎育經費的增長速度低於澳門經濟的整體增長速度,政府敎育投入在本地生產總値(GDP)中所佔的比例也明顯低於發達國家和地區,尤其應考慮到澳門在敎育方面的投入歷史以來欠賬較多,無論是敎育發展的硬件還是軟件,與其他地區相比都有待進一步加強。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學校,我們都希望政府進一步加大非高等敎育的投入。雖然在現階段錢的多少不是澳門敎育的首要問題,但要發展一流的敎育,就應有一流的投入。
“發展性”經費須增加
除了數量的增加外,敎育投入的使用效能也是要考慮的關鍵問題。如果不能善用敎育資源,政府的投入不論增加多少,可能都是徒勞。從敎育經濟學的觀點看,敎育不是一種消費,而是實實在在的投資。投資就應講究效率,用得其所。不論政府還是學校,都應好好思考一個問題:敎育經費應優先用在哪裡?
特區政府除了要處理好高等敎育與非高等敎育的關係,優先保證非高等敎育的需要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在非高等敎育機構內部,不僅要保證學校日常運作的“經常性”經費,而且要增加“發展性”經費的比例。近年來,免費敎育津貼、學費津貼等經常性開支不斷增加,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另一方面,“發展性”經費還須進一步加強,無論是師資隊伍建設、敎硏制度的建立、IT在學校管理及敎育過程中的運用,還是課程與敎學改革、閱讀的推廣、語文敎育政策和德育政策的落實,政府都有必要通過經費的資助來加以推動。在學校享有很大自主權的國家及地區,這是政府發展敎育的有效做法。
學生的開支要加強
澳門大多數學校的經費都來源於政府,在性質上屬於公帑,即便是私立學校也有責任將敎育經費用在該用的地方,保證合理及有效,杜絕浪費,不允許挪作他用。我們相信澳門絕大多數辦學實體的辦校目的都是出公益的,是為了培養人才。但我們還是看到,有的學校負責人的人工高出別的學校幾倍,而敎師的薪酬卻遲遲得不到提升;有的學校過於關注硬件的現代化,對於課程與敎學的發展卻沒有必要的支持;還有的學校以未來發展為由,把日常運作經費撥作滾存。這些都是廣大市民期望學校決策者予以重視的,也希望政府作出有力監管和引導的。
還要指出的是,從學校行政的角度看,學校的敎育經費也應關注學生的發展。除了人員支出和硬件保障外,課程和敎學以及學生活動應是學校經費的重點考慮領域。近年來,政府對於學校的較大型學生活動如外出交流、畢業旅行等都給予資助,但學生發展所需的活動應不只是這些,學校在經費預算上應有充分的考慮。敎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是辦校者須緊記的。
藝 林